如果想要花20多万买一台合资品牌的B级车,相信很多人都会将大众迈腾列为选项之一,它不仅外观表现的端庄大气,而且内部空间阔绰有余,再加上强劲的动力,以及卓越的品质,因此也被被很多国人,视为是B级车的标杆车型。
当然,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,可谓是瞬息万变,面对节节攀升的油价,新能源时代的来临,已然加快了步伐,但对于纯电动版的车型,目前对于部分消费者或是某些地区,仍然存在较大的不便利性。所以,在此种大背景之下,对于非插电式的混动版车型,似乎就成为了很多人的不二之选。
比如,接下来要介绍的一汽丰田亚洲龙,在我看来,它整体的优势,要比大众迈腾更具优越感,不信请看下面的详细对比
对比车型:20款众迈腾TSI双离合尊贵型(指导价26.99万)VS22款丰田亚洲龙双擎2.5LE-CVTLimited旗舰版(指导价27.98万)
外观PK
大众迈腾前脸采用了家族化的设计,虽然有个性化的元素,但与其它车型仍然保持着高度一致,整体表现得沉稳大气。而车身侧面,线条顺滑、比例协调,在成熟稳重的同时,拥有着浓厚的商务气息
对于丰田亚洲龙,它的前脸进气格栅面积巨大,并且填充了熏黑式的蜂窝中网,再加上犀利的日行灯,看上去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。而对于车身侧面的造型,由于它拥有着更长的车身,采用了简洁流畅的线条,不仅营造出溜背的效果,而且整体表现更加年轻运动
内饰PK
内饰方面,大众迈腾采用了最新风格设计,10.3英寸的全景仪表,9.2英寸的镶嵌式中控屏,再配上数字感较强的三幅式D型方向盘,整体的科技感还是非常浓厚的。同时,在中控屏的上方还配备了石英表,凸显出浓厚的商务氛围。虽然融入了较多的科技化配置,但整体的造型布局只能说是中规中矩。
来到丰田亚洲龙的驾驶舱,它配备了12.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,以及10.1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,当车辆启动之后,它还有10英寸的HUD平视显示,并且可以实现“三屏联动”,就连导航信息也能够投射到挡风玻璃上,拥有更加人性化的设计,它除了科技感突出之外,整体的豪华感也更加浓郁。
尺寸和空间PK
尺寸上,大众迈腾三围为mm*mm*mm,轴距为mm。丰田亚洲龙三围则表现为mm*mm*mm,轴距为mm,通过尺寸可以看出,两款车型的轴距只差1mm,而丰田亚洲龙拥有着更大的体格,所以它也是一款B+级的轿车,在空间方面,得益于丰田TNGA架构的优势,宽敞性略占上风,同时它的座椅表现的宽大厚实,并且相比迈腾,第二排座椅还多出了电动调节和靠背角度调节,如此一来,整体的舒适性更胜一筹。
动力PK
动力上,大众迈腾所搭载的2.0T高功率引擎,最大马力匹,峰值扭矩N·m,0-km加速仅需要7.2秒便可完成,动力表现十分强悍。
而对于丰田亚洲龙,它2.5L双擎版搭载了丰田THS混动系统,由一台2.5L的阿特金森循环高效发动机+88kW的电机+THS行星齿轮动力分流机构+发电机+镍氢电池组等5部分组成。虽然相对复杂,但却可以输出匹的马力,经过实际的测试,它的0~km的加速成绩为8.2秒左右,虽然比大众迈腾慢了1秒,但对于家用车来讲,动力已经绰绰有余。
燃油经济性PK
在燃油方面,大众迈腾需要加注95号燃油,NEDC综合油耗为6.6L,而我有个朋友就购买了这款车型,大多以市区道路为主,表显油耗通常在10L左右,如果是夏天开空调的话,则要上升到12L左右,按照当前的油价来算,每公里的出行成本,保守的讲在1元左右。
而对于双擎版丰田亚洲龙,它只需要加注92号燃油即可,WLTC综合油耗仅为4.71L,相比NEDC工况,它更接近于实际表现,所以,即便是在实际应用中,油耗通常也会在5.3~5.5L左右。如此算下来,它每公里出行成本还不到5毛。如果按照当前的油价不变,每年行驶2万公里,相比大众迈腾,一年就要省出00元左右的油钱,而且还要少往加油站跑很多趟。
安全PK
在安全方面,大众迈腾给到了9个气囊,同时配备了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。丰田亚洲龙则标配了10个气囊和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。而对于丰田亚洲龙所搭载的TSS智行安全套装,它的主动防御系统,有一项特别牛的功能,即便是在漆黑的夜晚,也能够对周围的自行车以及行人进行有效的识别,从而来更好的保障行车安全。
豪华配置
其实,通过细节可以发现,丰田亚洲龙更注重豪华感的打造,比如在音响方面,大众迈腾配备了8个普通扬声器,而丰田亚洲龙则搭载了高端HI-Fi级7.1环绕声系统,不仅是JBL品牌,而且足足有14个之多,能够给乘客带来剧院级的听觉盛宴。
重点在最后
通过介绍可以发现,大众迈腾的外观相对沉稳大气,内部设计拥有着浓厚的商务气息,在动力性能方面,拥有更激进的表现。但整体来讲,可谓是中规中矩,比较适合成熟稳重的精英人士。
而对于丰田亚洲龙,它的外形设计更加的年轻运动,内部的豪华氛围更加浓烈,配置上也更加注重安全方面,相对拥有着更广泛的适用人群。当然,最值得称赞的,还是它的油耗表现,相比同级车型,能够带来一半左右的节省,也难怪在国内短短三年的时间,累计销量就突破了30万,并且作为一款全球化的战略车型,它在北美、日本以及澳洲市场,早早的就成为了产销车型,毕竟,它自年诞生以来,截止到年的12月份,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万台。所以整体来看,也只能说:不是大众不够“硬”,而是丰田这次实在太强了,你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