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撞梁弯折,前机舱盖完整遭侵入,后备箱完全撞毁。前、后、右均有猛烈撞击痕迹,如此触目惊心的惨状,相信各位能够看得出这辆车当时遭受的车祸情况有多么的惨烈。
这是自媒体账号“大吕在行动”发布的视频截图,之后贵州广播电视台旗下新媒体账号“动静贵州”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。根据报道显示,该起事故中造成了2死2伤的严重后果。而究其原因,是安全气囊全部未弹出所致!
并且报道强调,死伤者家属从厂家方面得到的关于气囊未弹出的解释是,撞击点位不到位,力度不够!试问如此严重的车祸都无法让气囊起到保护乘客作用的话,那么这些气囊存在的意义是什么?
这起事故发生时间还要回溯到5月1日,也就是五一劳动节假期的首日。一辆载有6名乘客的SUV,在济聊高速34公里处发生的严重车祸。这起车祸导致该车第三排乘客一大一小两人死亡,另外还有两人重伤。
家破人亡,如此惨烈的事故,相信看到汽车残骸者无不动容。可即便如此,在过去漫长的调查时间里,汽车品牌方面仅轻描淡写的给出“撞击点不到位”的解释,实在令人无法接受。难道连出车祸,都要逝者们选择角度了吗!
许是出于对厂家无情的愤恨,许多网友纷纷指出,事故车辆正式源自一向以品质与安全著称的丰田品牌。不难看出言辞间充满了对厂家漠然回应的讥讽。
而事故车辆虽然已经撞得面目全非,但根据该车三排座椅、轮毂、以及“D4ST”尾标等特征,51君也找到事故车辆的原型车,丰田第三代汉兰达。
(上图为51君亲属的汉兰达,轮毂与事故车同款)
汉兰达当年是中国市场中级SUV的销量冠军,累计总销量超过50万辆。第三代汉兰达国内是年-年期间销售,堪称丰田最辉煌时期各类技术的集大成者。
该车除罕见的2.0T发动机外,被动安全方面的配备也是相当丰富,除基础主副座气囊、侧气囊外,该车还配有前后排的头部气囊以及膝部气囊,全车总计7个气囊。
可即便是定位如此高端,且被动安全配备如此齐全的一款车,在如此严重的事故中,竟然无任何一个气囊弹出,甚至安全带无束紧。其中原因细思极恐,究竟是碰撞不到位,还是气囊设计就是存在问题!
无独有偶,早在去年6月份,国内就发生过一起类似事故。当时一辆丰田亚洲龙遭遇后车撞击,可车辆上的十个安全气囊却均未弹开,此事故直接导致车上5名成员死亡。
针对此事故家属的质疑,当时丰田负责人回应表示,车辆属于后方被撞,与车辆测试撞击角度不同,所以安全气囊没有弹开,车辆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!如出一辙的回应,全然将责任丢给死者!试问谁发生车祸时,还能选择发生方式的!
可不论丰田如何嘴硬,安全气囊数据造假的丑闻,仍然被曝光出来。年12月,日本第三方委员会在审查监督中发现,丰田大发公司存在项操作违规,尤其是碰撞测试中,不仅不按规定进行测试程序,就连测试数据都要造假。
因安全气囊造假,大发工业公司社长奥平总一郎鞠躬90度致歉
而官方确认的涉及违规操作的车型多达64款之多!像是汉兰达、凯美瑞等热门产品均在其列!
在年年底,丰田汽车宣布在北美市场召回万辆新车产品,原因是存在安全气囊质量问题!车辆前排的乘客座椅传感器存在由制造原因导致的短路问题,导致传感器无法准确识别成员的准确体重,在碰撞中容易导致气囊无法打开,继而不能正常的保护乘员!
然而在中国市场,丰田汽车并无任何召回动作!或许此前有不少丰田车主庆幸,没召回是不是就意味着没问题,但上述两起事故表明了,不是没问题,而是丰田在回避问题!如此的车辆,试问各位敢安心开上路吗?!
冷漠的品牌,消费者自然不会心生好感,从销量来看汉兰达4月销量仅4,辆,与过去一骑绝尘的过万销量,已是相去甚远。另外与上述汉兰达事故避而不谈形成反差的,是官方近期费心宣传的款汉兰达上市预热。
过去消费者青睐丰田汽车,是因为放心,不管可靠性,还是安全性方面,都是领先水平。可如今丰田却用自己冷漠的态度,一步步让消费者寒心。虽然如今丰田气势正盛,但别忘了盛极必衰的道理。希望丰田好自为之,也希望逝者得以安生,伤者早日平安。
版权声明
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
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luhuia.com/sthj/12814.html